不止电热毯!热水袋也成欧洲“过冬神器”
发布日期: [2022/10/24]  共阅读 [731] 次

 天气入秋转凉,欧洲能源价格飙升的背景下,民众如何过冬成了大难题。指望不上集体供暖,欧洲民众只能求助于取暖设备,而它们大多数都产自中国。


据海关总署统计,仅今年7月,欧盟27国进口中国电热毯数量就高达129万条,环比增长了近150%。今年出口欧盟的取暖器,销售季节也延长了一个月,不少进口商都追加了取暖器订单。


其中,国人常用的热水袋也紧随电热毯的脚步,成了欧洲“过冬神器”。相比于需要在电源插头、材质上做欧洲本地化改造的电热毯,热水袋价格亲民、安全环保、还无需用电,完美符合当下欧洲人的需求。


与普遍的认知不同,实际上,橡胶热水袋是由克罗地亚工程师彭卡拉在1903年发明的,因此热水袋很早就成为了许多欧洲家庭常用的保暖用品。但热水袋在中国普及后,反而使其带上了中国标签。


一名德国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表示,她曾以为热水袋是只有她奶奶会用的“老古董”,但直到她在中国登山时,当地人将温暖的热水袋分享给她后,她才开始“迷上”了热水袋。


作为欧洲高纬度地区冬季取暖的重要资源,欧洲天然气价格已经达到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,无烟煤价格也是去年同期的3倍,电价与去年相比更是上涨了12倍。


由于德国政府宣布从今年十月开始征收“天然气附加税”,照此标准,一个四口之家的能源开支将增加近500欧元(约合人民币3445元)


尽管截至目前,欧盟声称其天然气储备率已经达到86%,按现有储备增加的速度可以满足过冬需求,但其供暖标准已经普遍下调。


据了解,大多数欧盟国家都做出了相似的调整,统一将公共场所供暖温度下调到19摄氏度,其中,法国还将供暖的开始时间从10月下旬延后到11月。


事实上,早在今年3月,许多义乌商家就感受到了欧洲人今年对过冬的焦虑。


一名经营床上用品的义乌商家向记者表示,许多欧洲客人在买了被子之后,就会询问她哪里能买到电热毯和热水袋。


常州月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热水袋,PVC热水袋暖手热水袋冷敷热水袋插手热水袋颈椎热水袋毛绒热水袋